命运曾将王慧推向深渊。
高中校园里,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学习,王慧视力却急剧下降,坐到第一排也看不见板书。确诊为视神经萎缩后,医生建议他转去盲校,否则无法完成普通高中的升学考试,他拒绝了,“不试试谁知道呢?”最终,他用倍于常人的努力,考入兰州大学。
大学第二年,眼疾再次恶化,休学一年,十几次手术,未能挽回视力,只剩一点微弱的光感。“不是单纯的难受,还有‘靴子落地’后的放松,再也不用日日担心它哪天到来了。”
在家待不住,要强的王慧决定返校。一个强烈又具体的信念萦绕心头,要像其他同学一样顺利毕业!看不见,就录音听,反反复复听。2008年,他成为该校第一个盲人毕业生。王慧的努力,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很多人问我会痛苦绝望吗?我的想法是,这些消极的情绪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情况更糟。很多时候打败我们的不是别人,是自己的情绪和看法。”
障碍,现实存在。出行、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王慧一一记下,找人探讨如何解决。
“不出门就永远没有路,只要敢于迈出第一步,哪里都是路。”
王慧乐观,爱琢磨,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办法总会有的,无非是慢一点。”盲人做饭最难的是哪个步骤?不是买菜、火候大小,是倒油多少。怎么办?倒进碗里,要勺子舀。电饭锅如果没有旋转按钮,是触摸的怎么办?自己拿纸板剪洞贴上做个物理隔离。
有些新产品不会用,他就问客服要说明书,电子版的最好。有些设计细节对盲人不友好,他就直接提意见,对方疑问,盲人会用购物软件吗?能“看”说明书吗?
每次听到这样的疑问,王慧就会想起一句话,“不是不人道,而是不知道,不是不理解,而是不了解。”
不止是健视人不了解,视障人群同样不知道如何摆脱“阅读只有盲文、娱乐只有广播”的困境。为解决这个难题,十几年来,王慧跟朋友合作研发读屏软件,专攻信息障碍,教视障人群用手机用电脑。
六十多岁因病失明的赵阿姨找到王慧学用手机,从上午九点,一直待到下午五点才肯离开,“有你的帮助太好了,这让我对未来生活又有了信心。”另一位在课堂上学手机的全盲老先生当场给朋友发了一首诗,收到回复后,他激动地抓住王慧的手,“王老师,谢谢你啊,虽然你自己也看不见,但你却是我们盲人朋友的眼睛啊。”
一句话,千斤重。“以前只想默默地做点技术,陌生人的感谢和期待让我意识到,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一点。”
个人的力量很小,如何让全社会关注视障全体、为残疾人营造无障碍环境,除了技术,还需要法律的保障。王慧的思考又进一步。
毕业十年,王慧又想挑战一件“不可能的事”,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这对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都不是易事,更何况是盲人、还是自学。
“敢想敢干、做事专注。”王慧的爱人高建华对他充满敬佩。1500多小时的音频课程,每天早上4点起床听课,做电子笔记,忙完工作,晚上听到凌晨,每天的睡眠时间被压缩到4至5小时。
王慧担心不让盲人进考场,就给天津市司法局写信陈述自己情况,没想到三四天后就收到了电话,通知他可以参加考试。天津市司法局为王慧单独设置了考场,他通过读屏软件独立完成了全部考试科目。
2019年,王慧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同年,王慧顺利通过法考,成为天津首位获得法律职业资格的盲人,入职天津四方君汇律师事务所,成为天津第一位盲人律师。
不可能再一次变成了可能,他不断为自己创造奇迹,也想鼓舞更多盲人朋友树立信心,一起改变。
王慧思考后,注册了“心之光智慧课堂”。“心之光”是他自己取的名字,涵义是“为心执一盏明灯,无论何时,都要保有心中的那束光,因为将会有人借它穿越黑暗。”
“网络课堂可以打破地区限制,扩大为视障人群提供公益服务的覆盖面。”对于网络零起点的视障人群,王慧保留了线下的“心之光无障碍交流中心”,为盲人普法,分享智能设备、生活实用技巧。天津市南开区向阳路街云阳里社区为他们提供了场地,作为尊龙官方网站的线下活动室。
去年秋天,王慧和盲人朋友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好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王慧还受聘担任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观察员,在履职过程中,王慧参与办理的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督促保障视障人士公交出行无障碍行政公益诉讼案例,入选了2023年最高检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今年1月12日,在“心之光无障碍交流中心”,王慧正坐在电脑前忙着完善ppt,为下午的会议演讲做准备。应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邀请,他去给医院做《信息技术 互联网内容无障碍可访问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标准解读,助力医疗服务信息平台无障碍建设。
1月15日,王慧又前往深圳,与当地盲人协会一同交流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细节......
使命在心,步履不停。就像“心之光”所牵念,王慧在践行为盲人朋友点亮一盏心灯,为更多人的生活带去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客户端下载
- 评论
- 关注